我是长虹员“创新增效我们斗志昂扬!”
为庆祝中国成立100周年,激励长虹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推动长虹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征程中坚守“产业报国”初心使命,敬业担当、创新实干,勇创佳绩、再立新功,控股集团党委决定表彰一批优秀员、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
值此,宣传部、组织部联合策划了“我是长虹员”为主题的系列专题宣传,积极营造建党百年正能量舆论氛围,弘扬长虹员的率先垂范作用,影响和凝聚全体长虹员工,为公司经营发展贡献力量。
我们将从即日起,挖掘、采写、分批展示100位优秀员在长虹各个岗位敬业担当激情奋斗的故事和精神。
作为供应链管理中心金属原材料采购组高级经理,段绪军带领金属原材料采购团队在对外经营、资源保障、成本控制、精细服务、销产供研等方面务实工作,践行了一名优秀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公司采购体系改革之前,他挖潜分管业务价值,积极拓展社会统购,着眼业务细节,实现钢材、铜管的有效成本控制,推进社会统购,提升外销钢材规模超万吨。公司采购体系变革后,他建立标准化工作机制,推进销供供研,有效挖潜细节空间,建立对口BU定制化服务,通过对标对阵,优势互补,凝聚团队,降本贡献超过了3%。并结合金属材料属性与供需地位,建立网状化多节点合作共建关系,实现了供需双赢。
自担任可靠性与检测技术中心无线电室主任以来,张红秋带领团队实现每年1万台以上仪器设施计量工作,服务及时高效,计量结果准确可靠,为公司产品研制、生产、检测提供了有力支持。
为配合爱联公司为代表的公司物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缩短关键仪器设施外送溯源时间,他带领无线电团队,先后建立WIFI测试仪、网络分析仪、频谱分析仪等高精密仪器计量标准,编制操作规范,为公司节省大量外检费的同时,将量值溯源时间由15天以上,缩短为1天以内,大幅度的提升仪器设施使用效率。
2020年新冠肺炎爆发,在公司积极投入恢复生产期间,为保障仪器设施量值准确可靠,张红秋是第一批带头奔赴现场计量的人员,先后完成广元长虹、合肥实业、美菱等10几家单位近千台仪表量值传递工作,为公司生产、研发、质检等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为不断提升检测校准实验室计量技术知名度,拓展外部市场,他还先后率队走访、服务100多家企业,为公司每年获得100多万元外部计量收入,并且公司计量服务先后获得CNAS认可项目80余项。
2018年7月,石永庆响应组织号召主动请战,受公司党委选派到平武县凤鹤村驻村帮扶。凤鹤村地处三县交界的大山深处,是5·12地震重灾区及洪涝灾害高发地,全村建档立卡贫困群众71户159人,贫困数量及贫困发生率均居全县前列。他积极贯彻落实公司党委精准扶贫工作部署,三年来时刻用党性原则约束规范自己,脚踏实地开展帮扶。
到村仅两个月,他便走访了全村316户农户,构建了村民基础信息数据库,作为精准帮扶依据。并每月驻村20余天,坚持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言行端正,廉洁自律,公开公平公正推动各项村务。
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他自费将村委会废旧库房改造为住所,并配齐办公设施作为村级惠民服务窗口,积极为民办实事、解难题。三年来累计协助申报各类救助150余人次,帮助销售农副产品累计3万多元,并聚焦短板向公司申报安全电线户群众和村集体经济产业园,组织对5名大学生开展助学,倡导积极向学风尚。
同时,他还利用农民夜校平台,定期免费开展电脑知识培训,先后培养3名青年为致富带头人,并推动全部纳入支部培养对象。在他的努力下,凤鹤村于2018年退出贫困村行列,2019年贫困群众全部脱贫,2020年度人均纯收入达5500元/年以上。
自1998年进入长虹从事模具技术工作以来,朱俊勇始终善于改进勤于改善。在参与智米MAX净化器的开发中,他积极思考解决了蜗壳、风道部件生产中的顶白顶包问题;在参与米家风扇的开发中,他创新地在底座开模时采用模内切结构,有效提升了底座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认真观察,对在风扇生产的全部过程中出现的整机抖动,提出了有效解决方案;在参与新风机项目中,他亲自到开模厂进行模具监造,改进模具顶出结构,解决了前壳和底座生产的全部过程中顶包问题和取件问题,有效推进了新风机的批量进度。
从1998年4月进厂以来,张忠一直从事注塑工艺工作。从基层操作工到模塑公司塑料四厂工段注塑技术主管,他从始至终坚持把“勇于钻研、精益求精”作为工作理念,把“技术创新,改进生产的基本工艺;降本增效,提升产品效益;追求卓越,提升品质”作为工作方针,以身作则当好工段管家人。
在每年空调白电旺季攻坚战中,他带领工厂团队与研究所、制造部、整机厂密切配合,克服生产的全部过程中的一切困难,加班加点、想方设法确保客户端产品,保质保量按期交付。在淡季时期,他勇于承担基层管理责任,为员工找活干,保障员工队伍的稳定。尤其是2020年初“新冠疫情”非常时期,他积极做出响应集团公司号召,带领公司100余人驰援千里之外的合肥美菱“上甘岭战役”,圆满完成驰援任务,得到美菱公司的高度认可。
自担任模塑公司工程技术部精益管理职以来,靳卫卫在公司由点到面陆续引入TPM(全员生产维护)工作。经过几年的推进,模塑公司绵阳5个工厂以及合肥、中山、广元分子公司模具故障频次降低80%,设备故障率降低60%,现场方面也得到了大幅的改善,设备综合效率(OEE)3年累计提升21.4%。
同时,他积极地推进全员改善工作,通过现场指导、培训、表彰以及相互交流学习等多种方式方法,激发员工改善热情,使改善参与率提升到70%以上。
此外,他还积极地推进数字化工艺项目,使工艺数据结构化、来源单一化,解决了多年来数据分散、变更难以追溯、数据共享差的痛点。并且在此基础上,他还进一步延伸到设计方面,完成了模塑公司研发、工程技术数据、图纸、变更管理的系统化,为研发、工程技术的数字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20年,按照模塑信息化158战略,他继续推进爱熙制造信息化系统,建立了订单管理系统、总装MES系统、仓库系统,打通了爱熙业务全流程数据,促进了销、研、产、供的有效衔接,提升了基础管理。
作为一名17年党龄的老员,劳模创新工作室领办人,田锋在智能终端设备研发项目中承担项目经理及主要结构设计工作。在时间紧、任务重、人员少的情况下,他充分发扬员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加班加点、积极工作,最终所负责的各项目均开发成功,投入批量生产。
其中友唱项目让田锋记忆犹新,公司市场部在接回订单时,客户已有两家供应商供货,要求我们快速研发、快速生产、批量交付,以抢占市场占有率。订单就是命令,接到任务后田锋立马带领友唱研发团队从研发、工艺、采购,到生产、质量、市场全程跟踪,加班加点出样机。
当第1台初样整机组装出来后,客户现场确认效果,需要马上投入批量生产,但初样组装过程中还有42项问题是需要解决,涉及玻璃组件、底座组件、天花板组件等系列结构问题,需要对3D图、2D图、BOM清单进行逐一调整和更改。田锋与团队设计人员一起,拿着电脑和测量工具直接现场办公,紧急思考优化方案、利用角磨机、手电钻等工具现场验证可行性,确认后修改3D、更新2D图、改制BOM清单,并跟生产厂、供应商、采购电话或现场确认,以便及时来更新资料,保证批量状态的正确性。最终40小时冻结批量技术状态,实现产品快速交付上市,并且实现独家供货,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7000余万元。
李林在平凡的岗位上严谨求实、兢兢业业,始终以一个优秀员的规定要求自己,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务实的工作作风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赢得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认可。
2016年他带领团队攻克铝塑复合板产品特定异形沉台孔加工效率低、质量废损高的难题,通过技术创新,成功实现冲压加工工艺对传统车削加工工艺的替代,极大的提升了产品加工效率,为公司节约加工成本近12万元。
2017年为了拓展公司业务,他毅然转战全新领域,学习新工艺,在全公司范围内,首次引入辊压工艺,实现电视金属面框的高效、高质加工,为公司赢得千万级合同打下夯实基础。
2018年担任某特型产品项目经理,面对该型产品投产初期良率不足70%、项目经营毛利-20.5%、成员工作情绪低落的艰难局面,他深入车间每个工序查找问题、组织剖析各流程,查找结症、对症下药,进行大刀阔斧的工艺布局优化,最大限度形成一个流加工,最终达到99%的综合良率,产品经常性盈利10%以上。
面对近年来呈爆发式增长的超大屏电子科技类产品消费市场,他又于2019年带头组建了西南地区首条可实现超大尺寸背板产品冲、铆、测全序一体化加工的1600T冲压自动线年,首创三面仿形压料、中部大曲率、端头置空结构方案成功解决了超大尺寸背板跳跃式的平直度极限要求,赢得了客户点赞。
2021年除夕前日,班组里绵阳附近地区的员工陆续请假回家,仅留下一半的员工做现场保养工作,技佳精工电镀装饰技术主管赵跃便是留厂工作的一人。当天下午2:00左右,他突然接到客户的急件需求——其现有供应商出现品质问题,最后一批2000件零件需要临时从成都发到我司进行生产,并且还需在当晚12点之前返回到客户成都工厂。彼时,该零件仅做过产线打样,批量生产则需要技术人员跟班生产,而当班技术人员已于上午请假回家,班组缺乏指导。且班组人手不足,生产周期又短,生产困难重重。
在此情形下,赵跃第一时间来到班组进行技术指导补位,现场明确生产方案和技术参数,亲自完成了首件打样并下线合格。当看到现场生产人员不足时,他不顾自己对电镀药水的强烈过敏反应,主动承担起零件的前处理工序操作,和班组员工配合,组成完整的生产流程。经过班组全员努力,在当晚9:30左右完成了整批2000件零件的生产,并通过快递物流提前将零件送到了客户手中,解决了燃眉之急。
刘强一直从事公司基础管理体系和管理变革工作,除了推进公司组织、制度、流程体系建设与优化等常态工作,更推动落实公司重大变革行动:包括2016年公司体制机制变革、总部平台分类改革、区域服务中心转型变革;2017年产业管理架构调整变革;2021年集团整体变革等。
2017年以来,随国家“三供一业”政策进一步推进,他负责公司的企业办社会职能剥离,牵头生活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协助推动社区管理职能移交和职工医院改革。在推进落实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中,他会同各专业部门,完成了生活区供电改造和管理移交;推动各小区市场化选聘物业公司,实施过渡期补贴政策,彻底实现了物业管理社会化。在物业移交过程中,面对部分业主不理解、不支持的情况,组织发布情况说明、反复与各小区业委会和业主代表沟通协调、协调政府部门参与维稳,确保了物业移交平稳过渡。